商品能持續吸引消費者購買,品質、成份、產地及價錢等等都可能是考慮因素。若不熟悉該產品,也沒時間遂一對比時,可能會憑包裝,憑感覺來決定,膽粗粗試一試。但總有些商品/食品買回來後,是有點被騙的感覺。
三文治這狀況似乎最常見,大家習以為常嗎? 已成為意料之中吧。
相信有好多人都集慣了,尤其過時過節送禮,所有朱古力、餅、糖等等的包裝常標榜特別版、聖誕版、新年版來吸引消費者,為著送禮時感覺大方得體,包裝通常很大盒,雖然數量或重量也符合說明,但總覺得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包裝物料。

浪費物料不僅是食品禮盒裝,日常用品或玩具也有同樣情狀。
有些產品價格昂貴,少量已是天價,所以在包裝是真的需要花心思的,若重量沒做假,也不能說是欺騙,只能說不可以用目測容器來衡量容量。
但,若是真的自打嘴巴的,真的不能接受了。

似有還無,那一句才是真的。
轉念加價也是商家慣用技倆,改變包裝是最常用做法,表面價錢不變,外觀錯覺以為差不多,甚至多了(感覺上),但實制少咗六份一,即加價1成幾。

雖然圖片只是參考,但這幾個真身實在會激嬲人。
平時買藥,也只是看功用,很少研究成份,但事實上可能已被誤導很久,服用那一款也沒分別,但價格有別。

呢個其實有啲好笑,百份百絲質…..感覺。

No Comments